李可在队内的位置显得有些尴尬,除了去年6月份代表国足首秀时踢过一场主力。这对恢复国籍、一心想代表中国冲击世界杯的李可而言,包揽中后场的防守和阻截工作。与李可在后腰位置的失误不无关系。李可的注意力完全被菲律宾带球球员吸引,否则李可将成为球队丢球的直接罪人,折射出李可身为后腰的最大缺点,缺少对场上局势和自己防守位置的准确判断,既然李可作为后腰的能力不足以打动自己。
1、本文目录:
(1)本文目录 |
(2)李可国足首秀,历史性时刻!李可国足首秀可圈可点 郑智后继有人 璞玉还需细雕琢 |
(3)相关搜索 |
2、国足李可是哪国人,壮志难酬!国足首位归化球员,李可为何丢掉主力位置?
作为国足历史上首位“归化球员”,李可在队内的位置显得有些尴尬。除了去年6月份代表国足首秀时踢过一场主力,其余时间都沦为替补。无论是里皮还是李铁,也都对这位前英格兰国青球员意兴阑珊。从万众期待到迅速沉寂,这对恢复国籍、一心想代表中国冲击世界杯的李可而言,显然不是理想的状态。
强力后腰?想多了尤其是今年4月,当国足大名单再一次将李可排除在外时,引发了外界空前的质疑:“什么?英冠主力级别的李可,还比不上李行?”很多球迷以这样的理由在炮轰李铁的用人。不过,弃用李可并非李铁的首创,早在里皮率队备战世预赛期间,李可就一直被牢牢摁在替补席上,甚至有媒体爆料称是“有关方面”做了大量工作,才让里皮被迫将李可招入大名单。
问题是,李可到底做了什么,在两任国足手下都无法出人头地?这一切,或许还要从那场对阵菲律宾的热身赛说起。
去年6月,里皮率领国足和菲律宾进行了一场热身。那场比赛是李可在国足的首秀,同时也以首发身份登场。在国足的4141阵形里,李可出任主力后腰,包揽中后场的防守和阻截工作。看得出,双方最初的一次合作,里皮还是很给归化球员“面子”的,因此将至关重要的位置交给了李可。
此役以国足的完胜而告终,李可的首秀也赢得了一片好评。面对菲律宾,李可表现还算游刃有余,不仅发挥了身体对抗上的优势,而且上半场的几次由守转攻也颇有威胁。尤其是这个硬抗佐藤大介的画面,赛后广为流传,成为归化球员“真香”的证明:
然而奇怪的是,既然李可首秀表现不俗,为何里皮后续再没有让他打过主力?原因就是,抛开那么高光镜头不谈,李可在场上的整体发挥,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出色。
实际上,菲律宾半场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,与李可在后腰位置的失误不无关系。在这次防守中,李可的注意力完全被菲律宾带球球员吸引,没有注意到身后跟进的奥特:
而当奥特拿球时,李可由于退防太深,已经很难及时做出封堵的动作。此时奥特无论是选择直接打门还是突破,李可都处在十分被动的位置:
最终,奥特选择直接突破李可,而李可正面一对一的较量中,却被对手轻松突破到禁区内。幸亏奥特的打门不中,否则李可将成为球队丢球的直接罪人:
这次失败的防守,折射出李可身为后腰的最大缺点:看球不看人,缺少对场上局势和自己防守位置的准确判断;而且在退防过程中,全程背向菲律宾进攻球员,直接漏掉了前插至危险地带的奥克。对于一名后腰来说,这都是大忌。
他到底适合什么位置?总之,踢完菲律宾之后,李可就消失在了国足的先发阵容中。里皮是个很现实的教练,既然李可作为后腰的能力不足以打动自己,将其雪藏在替补席上就是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了。而李铁则“萧规曹随”,延续了里皮对李可的“冷处理”方针。
这对李可而言多少有些不公平,因为他并非平庸之辈,只是国足的战术体系并不适合他的发挥——这就得从李可最擅长的场上位置说起。
简单来说,李可是一名典型的英式全能中场。
上赛季中超联赛初期,国安的表现相当出色,李可在球队的发挥也备受认可。在国安的三中场体系里,李可的位置出于池忠国和奥古斯托之间,在进攻时随奥古斯托和比埃拉的位置而前插移动,防守时协助池忠国保护后防线。
在这个位置,李可既不需要专注防守,又不需要在进攻端承担太多压力,将他活动面积大、向前意识突出的优点激发了出来,同时也掩盖了其攻守两端专精能力不足的缺点。我们以北京国安上赛季2-1战胜河南建业的比赛为例,对比李可和池忠国的场上位置,就能看出两名球员分工的差异:
显然,虽然李可的场上活动范围,要大于池忠国,但是他在攻守两端的精力分配几乎是均等的。而池忠国在中后场的保护和横向移动上做的更多。
也正是因为有池忠国在中场分担压力,所以李可才能发挥自己在后插上方面的特长,前插到如此深的区域完成破门:
从这个角度来说,里皮在首场比赛中对李可的定位,其实是存在“误判”的。李可不是不能打后腰,但是他绝对不是防守专精的“大闸”。而如果只把李可作为一名防守型的中场工兵来使用,那么他的上抢和后场的保护出球能力,有时候显得并不那么靠谱:
实际上,在李可来到中国以前,他为英冠球队布伦特福特效力的后期,其作为防守型球员的作用便已经开始衰减。在布伦特福特的体系里,李可更多出任中前卫,助攻上前的幅度很大,为球队的进攻提供协助。
例如在上面这张战术图中,李可拉到了左侧肋部,与左边后卫巴贝特寻求撞墙式配合,撕开切尔西的后防线。而注意看在李可的身后,站在布伦特福特后腰位置上的是麦凯克伦。
而在这场对阵利兹联的比赛里,李可甚至被直接安排到了攻击型中场的位置,他在比赛中的向前幅度也是显而易见的:
因此,当里皮最初将李可定位成后腰时,这名国足归化球员,在场上其实有点儿“削足适履”——没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角色。这也给他未来在国足的失宠埋下了伏笔。
何时迎来出头之日?说到这里,可能有朋友会问:既然后腰不是最适合李可的位置,那么给他换个位置不就行了?这话说起来容易,但实际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。
首先,李可是一名严重依赖搭档的“功能型”球员,就像在国安,他在进攻时找奥古斯托和比埃拉,防守时则与池忠国配合默契。但在国足,池忠国倒是能够继续和李可搭档,但在进攻端缺少奥古斯托这样的强力组织核心。
将李可安插进国足的中场体系,势必要牺牲吴曦或蒿俊闵其中一人。这两人几乎是目前国足“唯二”能够在组织进攻方面为球队带来帮助的球员;而李可更喜欢在前场游走并适时后插上,组织分球和指引球队进攻非其所长。倘若为了他而冒险放弃吴曦或蒿俊闵,国足本就孱弱的中场出球能力,只怕会更加糟糕。
其次,作为一名前英格兰中场球员,李可很奇怪的并不喜欢长传冲吊,更喜欢与队友进行地面配合。上赛季,他场均只有两次长传,成功率仅有367%,这是因为曾在英超“技术流”豪门阿森纳接受培训的结果吗?
而在国足,李可的竞争对手们,个个都有一脚漂亮的长传球能力。就连备受争议的李铁爱徒李行,都堪称“长传高手”。
由于国足的技战术打法长期“简单直接”,因此中场球员的长传转移能力历来显得十分重要。就像里皮带队时的国足,中场所谓地面配合、短传梳理,面对强队基本是一塌糊涂,只能寄望于一脚长传球尽快找到前锋,或者大范围向两翼进行转移,来拉扯对方的后防线。
这就是李可在国足失去主力位置的最主要原因:他的特点,与国足的技战术打法不匹配。
除非未来国足的打法和人员构成发生改变,否则李可的定位,还得继续这样不尴不尬下去。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是,随着高拉特、费南多进入国足,球队的中前场推进和压制力有质的提升,在这样体系下,李可或许能找到在俱乐部时,与奥古斯托、比埃拉配合时的灵感。只是距离这一天变成现实,还要等多久呢?
3、相关搜索:
李可国足首秀怎么样 |
李可国足首秀94 视频 |
李可 国足 |
国足名单李可 |
国足队员李可简介 |
李可何时回归国足 |
李可进国足吗 |
李可国家队首秀 |
最新一期国足名单李可位置 |
国足李可是哪国人 |
发表评论